2022年度中规院学术交流会第一天:科学规划 互利共赢
“谁把春光,平分一半,最惜今朝。”春分后的第一天,在车公庄西路10号学术报告厅里,2022年度中规院学术交流会如期召开。又是一年的日月轮转, 行业专家和中规院同仁们的精彩分享起承转合着四季光华,收获的滋味便在这奋斗的过程中得以成就......
第一单元“大咖谈规划”,行业内外的诸位专家学者展开了一场跨专业领域、涵盖政策、学理、实操等多维度的对话,从疫情流行对城建的启示到研判、展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走向治理的规划前景,从超大特大城市发展、城市功能升级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到站城融合实践......既是思想的交锋,也是理想的合声,不仅给我们带来危机下的反思,疫情后的希冀,也让我们以一种更加充满韧性与具有温度的方式,建立与世界的联系,对新时代的可持续发展保持坚定的信心,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共筑一个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人类社会新未来。
致 辞
王立秋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
王立秋在致辞中提出,二十大提出我党的中心任务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规划建设领域的国家智库,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理应勇于担当、敢于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奉献中规院人的智慧和力量。2022年,我院的整体业务紧扣中央要求、人民需求、地方诉求,紧紧围绕新发展理念,在“城市更新、绿色低碳、文化保护传承、人居环境、城市体检评估、智慧城市、安全韧性”等领域,推动业务供给和实际需要相匹配,助力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希望中规院人在三天的技术交流中,认真学习和总结经验,打通决策咨询、科研创新和业务实践之间的联系,为我国的规划建设事业和我院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一单元
大咖谈规划
主 持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关于“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的思考》
汪光焘
原国家建设部部长
报告指出,“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是二十大党中央的重要决策,“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是工作的切入点。超大特大城市的转型发展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有引领作用,应重点关注“产业转型与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经济转型与社会服务、城市化地区与农业农村问题”三组关系。
在 “产业转型与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方面,报告以上海东方枢纽项目、嘉定新城综合交通规划两个案例,展示了超大特大城市工业园区和产业用地提质升效、以新型基础设施带动新城区建设等举措。
在“经济转型与社会服务”方面,报告指出,要更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要支持城市化地区高质量发展和接纳新市民,创造更多适应居民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生活需求的空间,报告以绿色繁荣社区(零碳社区)为例展示了系列规划建设举措。
在“城市化地区与农业农村问题”方面,报告提到,现代化进程中城的比重上升、乡的比重下降是客观规律,城乡长期共存并存也是客观规律。户籍制度和社保制度改革要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报告以舟山定海区净零碳乡村规划为例,指出产业是根基,要以美好生活需求引领,重点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要在建制市的行政区域内首先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中心城市要带领城市群内县域城乡融合发展。
报告最后强调,要坚持改革、开放、创新,坚持系统论思维和方法,统筹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治理能力,全面推进超大特大城市高质量发展新发展格局。
《城市与传染病安全的思考》
报告基于对人类历史上主要传染病的流行历程的梳理,探讨了多种新冠动物模型的构建及应用问题。报告重点通过具体案例的列举分析了此轮新冠流行对城市规划建设的启示,报告强调,“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某些感染渠道与建筑室内空间有关;机场等人流密集的室内公共空间成为疫情传播的高发场所。
报告最后谈及人的行为与健康生活的关系,人的行为生活习惯与疾病产生有密切关联,亲近大自然、亲近动物要适度,要增强民众安全意识,设置明确的避难所和逃生通道等。
《中国式现代化和走向治理的规划前景》
报告开篇指出,中国城乡的规划、建设、运营和治理的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子领域,其“基本问题”是“时间与空间的分离”,为此提出四个现代性子命题:一是社会系统“脱域”和“再嵌入”;二是权力和知识的再分享;三是反思性地看待传统;四是流动的现代化。
对于规划的未来,报告指出,要从城市现代化思考维度(生活、时空、治理三大维度)以及战略的基本特性(前瞻性、战略性、实践性三大属性)进行思考。当代战略规划的基本思路一是,着眼于中长期战略的主要使命,立足国家与世界发展的两个大局研判,体现前瞻性思考与战略性应对。二是,着眼于城市整体发展的主动担当,立足城市与区域发展的慢变量与规律性认知,体现慢变量的结构性变化研判与整体性应对。三是,着眼于中国式现代化治理语境的主动谋划,立足人民发展观、系统治理观、关键性路径等实践议题导向,体现战略目标、关键问题与可行路径等实践逻辑的系统性应对。报告最后指出,合作是建立新型伙伴关系的必然前景,政产学研用的高度融合机制是关键。
《以人为本的站城区/临空区实践与研究》
报告基于长期以来枢纽地区的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辨析站城融合的必要性、逻辑性,以及基本规律、核心特征。
报告指出,站城融合研究应从“传统视角”、关注站城空间关系,转向“人的视角”、聚焦人的活动和需求。区域一体化背景下,“高频率、中短途、高时间价值”客流增加;中产阶级的“双城居住”,周/半周通勤客流增加。城际生活工作人群的主要出行诉求是舒适安全、时间可保障、费用可负担、路途时间可利用。这些人群对时间成本高度敏感,对费用成本相对不敏感,使得铁路出行从“长距离、低频次、低时间价值”转向“中短距、高频次、高时间价值”。报告强调,站城融合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等同于TOD。高水平站城融合的核心特征体现在:核心节点是高区域及城市可达性的车站,核心人群是中高频目的地型旅客,核心功能是面向区域服务的站城功能,核心空间是与车站便捷联系的活力站城地区。
在机场临空地区/一市两场规划研究中,报告提出洲际航空枢纽应区分“大国模式”和“小国模式”两种,小国模式重开放做中转,大国模式强国内建链接。对于一市两场的城市,要按照客群需求差异促进机场分工,区分“城市目的地型机场”和“门户枢纽型机场” 两种主要形态。临空地区业态功能要关注三种类型:为人、为货、为业,研究三个功能不同的距离分布规律;区分四类目标人群:参会人群、区域客群、市内消费客群、机场中转及部分到发客群。
报告以杭州西站、嘉兴南站、慈溪高铁站、大兴临空区等鲜活案例佐证了上述分析和判断。
《新发展格局下城市功能升级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王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
报告指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即是短期经济恢复和实现稳定增长的需要,也是中长期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消费驱动发展的重要作用不断显现,成为经济增长的压舱石。新发展格局下消费需求成为增长的关键支撑:一是提质,推进居民消费从“有没有”向“好不好”;二是扩容,推动消费重心从商品转向服务;三是创新,通过新技术推动新消费新方式;四是分化,推进多样化多元化多层次消费;五是重塑,城市化带来消费市场重构。
报告基于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内涵与特征的归纳,通过国内外经验借鉴,指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形成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关联,是全球化的有力推动者和主要受益者,成为国内国际双循对接的重要枢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发展依赖于开放包容的环境与完善的制度政策,其竞争优势体现在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优势、资源共享合作和创新优势、平稳的价格和成本优势、多样化的增值优势、快捷便利的效率优势等。
报告以上海、广州、成都等城市的创建经验为例,提出对规划的新要求:聚焦“国际”、紧扣“消费”、突出“中心”。具体做法包括:做大做强三个市场、拓展商业规划覆盖内容、培育国际级消费集聚区、完善配套支撑体系建设等。
下午时段
“国土空间规划”专场选取了五个代表性报告,从多个维度展示了中规院人4年来参与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的体会和思考。聚焦“紧约束条件下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历史性课题,探讨不同类型地区认识尊重顺应客观规律的不同方案,并建立与国家治理体系相呼应,“责权对应、内容明晰、传导有效”的规划体系。无论是在燕赵之地、塞外江南,还是六朝古都南京、苏东坡故乡眉州,都留下了规划人上下求索的足迹,与当地主管部门、合作伙伴一起矢志不渝求索规划编制方法和路径,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首都功能核心区、西安都市圈、乌鲁木齐都市圈、前海战略、黄金内湾、长江三角洲小城镇——一项项承载着国家战略的重量级项目后面,是规划人不负国家使命、践行社会责任谱写的新篇章。当视线聚焦到鸡犬桑麻的樵村田园,驻村规划师以陪伴式规划助力乡村振兴,描绘了一幅和美乡村新画卷。
最后的压轴由孔彦鸿原副总工程师担纲,她结合多年来的丰富研究和实践,代表老一辈规划人为年轻的规划师提出殷切希望:科学规划是研究出来的,深入调研是基础;底线思维、生态优先、安全意识是常识;不断学习是保障;通过科学规划的过程,才能练就发现“科学问题”的本领。
春分至,万物生。此刻,春风所到之处,必有回声。
第二单元
国土空间规划
主 持
张菁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
《国土空间规划实践探索与体会》
董珂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报告回顾了3年多来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思路和院技术管理历程。概括本轮规划的主线是“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在用地、用水、碳排放增幅不超过7~15%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总量倍增。以往的规划存在责权不对等、激励不相容所导致的“合成谬误”问题,需要通过自上而下的行政管制手段和自下而上的市场激励机制共同解决。其时代意义在于确立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底线”,回答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问题。
报告从划定底线底边、界定分类分工两个方面梳理总结中规院参与各地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技术收获和推广经验。引用甘肃、青海、四川、河北、兰州、乌鲁木齐、南昌等地的规划实践,提出因地制宜地认识尊重顺应自然条件和规律是做好规划的前提,例如:从历史长周期视角认识人地关系,以自然地理条件为基础刻画地域特征,以生态学基本原理和生态保护机理指导生态保护修复策略,以短板资源确定发展上限等。报告指出,我国国土空间的巨大差异性和互补性,决定各级行政单元必须心怀国之大者,承担其国家责任,建立一套体现有为政府的统筹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即主体功能区战略),落实国家赋予的使命并依此建立规划主线,构建“问题—目标—指标—策略—机制”的技术逻辑,按照功能分区实现分类施策。报告引用青海、广东、四川、贵州、江西、天津、南昌、郑州、银川、哈尔滨、长春、合肥、福州、南京、南宁、海口、眉山等地的案例,分别阐述了生态、农业、城镇、海洋等功能空间的差异化策略;引用京津冀、长三角、福建、黑龙江等地的案例,分别阐述了城市群协同和流域协同的主要措施。
报告从规划传导、要素流动两个方面展望未来可继续深化和探讨的方向。规划传导即建立各层级规划之间、规划/管理之间的衔接关系,其目的是强化规划的严肃性。以河北、浙江为案例,采用“要素指标分配、功能分区分类、空间管控边界、开发保护名录”等传导机制。要素流动即推进自然资源的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其目的是解决自然资源所有者不到位、使用权边界模糊等问题,通过“创新自然资源权能、建立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制度、以用途管制分区界定可交易的资源范围和规则、完善自然资源资产定价机制、通过健全自然资源产权交易市场形成合理价格、完善生态导向的政绩考核体系”等步骤,打通“两山转化”路径。报告展示了福建、青海等地的实践探索。
报告最后总结道,要深刻理解自然资源部“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和“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之间的逻辑关系,利用“有效市场”推动自然资源资产保值增值,利用“有为政府”强化用途管制和执法监管,通过行使“两个统一”,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守护好绿水青山,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的空间实现路径尚未充分解答,规划创新探索仍需不断继续。
《眉山市东坡区永丰片区“天府粮仓”核心区建设专项规划
思考和启示》
卢艳霞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眉山永丰村调研,提出 “保护好这片产粮宝地”“积极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让老百姓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作出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重要指示。
报告介绍了眉山市东坡区永丰片区“天府粮仓”核心区建设专项规划的实践经验。规划定位于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核心样板区,在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下,围绕“田粮钱、村人文”六大乡村振兴要素,制定6项重点行动,3方面实施保障。
报告接下来重点讨论了6项行动。一是更高标准农田建设与保护行动,使之成为新时代的产粮宝地。二是粮食生产提质增效行动,提高粮食综合产能、发展绿色生态高效农业。三是农文旅融合功能植入行动,塑造城市后花园。四是主体培育和社会化服务行动,育人才、修人和。五是集体经济联合培育行动,壮大集体经济。六是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塑造行动,成为新时代四美乡村示范。为保障规划落地,推进“行动项目化、项目资金化、项目空间化”。在机制创新方面,提出定制政策、严守底线、实现“三好”“四同”。
本项目的特点是集成化、融合化,落地可实施、示范可推广。通过构建“规划+土地+农业,策划+设计+政策”的多专业队伍,实现多政策集成、多功能融合,紧抓“田粮钱、村人文”要素,建立“问题—目标—指标—行动—项目—空间—资金—机制”的主线。规划提出的“城乡统筹、五大振兴、四项任务、四项支撑”落实了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乡村振兴的重点是“田粮钱”的城乡融合和“宅人村”的机制创新。
《治理导向下国土空间规划内容传导探索与思考
——以河北省为例》
杜宝东建立与国家治理体系相呼应,“责权对应、内容明晰、传导有效”的空间规划体系是规划行业转型期的重要任务。“规划内容的有效传导”是当前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的重要技术问题。报告以河北省规划为例,从传导内容、传导方式、传导成效三方面分享了国土空间规划内容传导的探索经验。
报告从政府层级事权、管理环节特征、职能部门关系等方面介绍规划传导内容。层级政府事权要解决好上下位和上下级的问题,职能部门关系要解决好左右的问题,管理流程特征要解决好前后的问题。
河北省规划内容传导重点是从“战略、指标、格局、边界、时序、政策”6方面构建传导内容谱系。报告从6个方面的结合探讨规划传导方式。战略传导的难点在于“刚性”与“弹性”结合,定量传导的难点在于“数量”与“形态”结合,格局传导、边界传导的难点在于“形态”与“政策”结合,政策传导难点在于“政策”与“实措”结合,时序传导的难点在于“实施”与“主体”结合。
报告从高位引导、过程指导、成果督导等维度思考规划传导成效。借助各级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契机,设计规划传导信息技术传导机制,开发应对不同传导问题的工具包,实现智能化、协商化传导。
报告最后总结道,国家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任重道远。
《南京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技术线索与治理创新》
闫岩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长助理从城市总体规划到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需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管理导向,不断完善和丰富规划成果。特别是进入到国空编制阶段,规划成果如何从管理需求出发,探索规划编制方法、内容和实施路径,值得思考。报告以南京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为例,基于治理导向,从如何和规划管理结合、和城市发展结合、和社会治理结合三个层面,梳理技术线索及治理创新方面的思考。
一是和规划管理结合,更管用,更加符合业务闭环管理的需要。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将业务板块归纳为“调查—规划—管制—利用—修复—登记—执法”七个环节,规划从管理需求出发,一方面考虑成果与七大业务板块相契合,建立“底盘—规划—管控—利用—修复—策略—实施”的技术线索,通过规划逻辑的闭环实现业务管理的闭环。另一方面从三级三类规划体系出发,同步谋划同步编制,系统确定总体规划的编制内容。
二是和城市发展结合,更有用、更加契合城市政府的施政目标。制定全市一盘棋的战略纲领。一是对上主动,发挥战略预研、方案预设和风险预警作用。二是部门互动,发挥空间保障和专业指导的作用。三是市、区、镇联动,发挥监管和服务的作用。
三是和治理体系结合,更好用,将规划转化为空间治理政策。与社会治理结合,市级国空应作为国土空间领域从管理到治理的重要工具,让社会能够参与到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实施和监督中去。一是完整公示,多形式、多渠道,全面详实展示规划内容。二是建章立制,在规划编制同时,制定并出台了《南京市国土空间规划条例》,制定并修订了一批相关管理规定、技术导则。
报告最后就如何做一个管用、有用、好用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提出三点思考。一是和规划管理结合,通过规划的闭环和管理的闭环相互耦合,和城市发展、治理体系结合,实现治理的闭环。二是,规划师需要从学懂弄通基础概念做起,不断拓展基本知识。三是国土空间规划不只是“算术题”,也不只是“排序题”,实际上是一个复杂、分层次的“综合题”。
《国土空间规划中的生态保护实施路径
——部分西北城市的探索》
西北地区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生态安全是西北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报告以兰州、银川等中心城市规划编制为例,探索国土空间规划中的生态保护实施路径。
作为西北地区的省会,兰州、银川等中心城市在规划编制过程中,不光要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底线,更要在生态建设方面做出探索。报告以兰州为例提出更可持续的“水土治理”新模式:一是多元化治理水土流失,确保黄河水体健康;二是按照生命共同体理念,构建“山河沟道”黄河生态保护系统。兰州市生态保护实施路径是把生态治理与耕地保护、公共空间塑造、城市建设相结合,促进三生空间融合,大幅降低生态治理成本,提高综合效益。
报告接下来以银川为例提出保障发展的“水地转换”新路径。一是要稳定总量、优化结构。二是要匹配差异化需求,针对性制定“水策”。三是按照“四水四定”原则,进行“水地转换”,落实到国土空间规划布局中。银川市生态保护实施路径可以总结为,在有限的水资源总量条件下,坚持“以水定地”,通过“算水账”转换到“算地账”,最终形成能够统筹“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项重大任务的空间布局蓝图。
报告最后总结道,生态保护红线是底线,生态文明是目标。在生态建设上,兰州通过“固土”、银川通过“分水”,把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效融合在一起,探索出不同自然本底城市的生态保护实施路径。
第三单元
区域研究与乡村振兴
主 持
靳东晓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
《从西安到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市的区域空间治理》
邵丹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区域规划研究所都市圈概念已经从学术界对地理现象的描述转变为有共识的规划引导过程,区域空间治理更加注重都市圈层次。与城市群相比,都市圈以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同城化发展为方向,更加注重增强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在宏观层面确定了都市圈空间发展格局。报告分享了在这一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实践经验。
报告首先介绍了西安区域空间治理面临的问题,西安、咸阳与西咸新区三地已经形成跨地市的都市连绵区,但行政壁垒造成的空间低效问题亟待解决。报告基于《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西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项目重点讨论了区域协调进展和西安多层次规划应对。为适应区域空间治理要求,编制西安市总体规划,首先从都市圈入手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在此基础上针对一体化面临的问题,从统一底线管控标准、统筹区域水资源配置、消除骨干路网矛盾、预控重大战略空间(关键通道、空港周边、遗址周边)、建设都市农产品供应链等方面提出区域治理的重点领域。
报告最后提出体会和思考。在授权中心城市牵头都市圈规划实施的背景下,需要城市视角的区域规划,细化区域协同重点区域,按照合作框架统筹安排相关支撑体系,为深入实施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依据。我国区域空间治理机制尚不完善。项目对同一空间从不同视角加深了认识,在强化都市圈顶层设计的同时,还应进一步探索中心城市区域空间治理的规划重点和实施路径。
《培育型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的技术探索
——以乌鲁木齐都市圈为例》
黄俊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部分院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作为“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特定区域(流域)的专项规划,兼具“空间性”与“协作性”的双重特征。报告以乌鲁木齐都市圈为例,分享培育型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的技术探索经验。报告首先提到,相较成熟型、发展型都市圈关注跨区域空间统筹和要素配置,乌鲁木齐都市圈空间结构尚未定型,需要在深刻认识其在国家和自治区战略使命要求下,搭建长远可持续的空间框架,制定近期可实施的务实行动,做到解决现状矛盾和规避未来风险相结合,协调多方利益和合作共谋发展相结合。
报告从空间性和协同性两方面进行探讨,在空间性层面,立足国家和自治区战略格局,尊重绿洲生态本底特征,强化“多中心、层级化、廊道式”的空间结构。谋划兼具基础性、长远性的空间框架。在协作性层面,结合战略要求和现状诉求,深化生态、安全、转型、宜居四个维度的行动任务。强化更具战略性、实施性的务实行动。
报告最后提出思考与总结。培育型都市圈规划技术路线在空间性上是基于自然规律、发展规律的空间谋划,在协同性上是基于战略要求、现实诉求的实施安排。规划定位是专项规划,聚焦“区域协调vs空间属性”。规划价值是落实战略要求,谋划长远发展,解决阶段问题,把握“战略性vs协调性”。规划成果要避免大而全,突出少而实,强调“有限规划vs有效规划”。
《构建高质量的湾区
——从<前海战略>到<东莞战略>》
杜宁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珠江口地区的沙洲、盐场历经代工时代、技术仿生、创新转型等阶段,逐步发展成为全球制造业重镇与现代化滨海城区。报告以《前海战略》、《东莞战略》等系列项目为例,通过借鉴旧金山湾区、德国经验,探讨如何建设高质量的湾区。报告开篇提出从中心城市(香港/广州/深圳/东莞)共同走向大湾区,面临梯度转移还是相对扁平化、规模均衡还是质量均衡等两个问题。
对于湾区下一个30年,报告指出,“科技创新 + 高质量发展”是湾区发展的两大核心主题。中心价值回归、服务业集聚、科技创新带动信息软件业快速发展。创新要素改变都市圈地理,“全球生产”影响下的珠三角地理格局改变的逻辑发生变化。报告通过对科技大厂、“母工厂”、规模化制造等三个都市圈尺度的现象进行观察,指出创新空间类型与创新要素需求息息相关,要关注科学园、低成本产业园、科教城、制造业基地。
报告随后对前海项目和东莞项目的具体运用进行讨论。前海项目以海柔创新为例,探索基于“深港所长”的区域创新引领发展。东莞项目分析了670家专精特新企业空间分布,制定差异化的空间策略。
报告最后提出共同塑造一个“洄流”的内湾新格局。一是借力大空港,促进空铁流量资源区域共享;二是联动大前海,促进重大功能平台协同互动;三是拥抱大湾区,促进交通基础设施直连直通;四是面向大未来,促进环湾城市区域共同发展。
《面向大国强国的首都功能研究》
王颖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士工作室报告重点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总体目标,借鉴世界范围大国强国首都发展建设经验,汲取中华文化悠久的建都经验,系统梳理社会主义大国强国首都的内涵,对建国百年的首都功能体系提出远景展望。
报告提出建设新时代大国强国首都,需要在首都规划体系“四梁八柱”的框架下,紧紧围绕“都”的功能谋划“城”的发展,以“城”的更高水平发展服务保障“都”的功能。结合2035年初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首都的总体目标,对首都功能、非首都功能、城市基本服务功能进行梳理,提出按照功能的内在关联性,分类进行优化提升或区域疏解。
聚焦当前“都”与“城”的突出矛盾问题,课题提出空间优化策略。一是持续优化政务布局,以首善标准服务保障中央政务功能;二是构建国家文化与国家交往功能拓展新空间;三是优化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空间格局,全面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发展需求;四是以更高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导向,综合提升城市宜居品质;五是加强首都地区生态服务一体化保障,实现生态效能整体提升;六是完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下物流保供和应急保障体系。
报告在最后总结道,课题注重系统性战略整合,协同推进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四个中心”建设。在功能梳理时避免将城市功能简单地分为核心与非核心,加强“都”与“城”的协同,城市的资源供给、空间组织、治理水平要与人口集聚相匹配。
《小城镇·新探索——<浙江省美丽城镇建设评价>再思考》
报告基于我国小城镇建设的宏观背景,在《浙江省美丽城镇建设评价》基础上,重点总结出以下三条浙江经验。
一是明确战略纲领,践行战略,久久为功。浙江省开全国之先河,始终将小城镇置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地位。八八战略一脉相承,城乡建设久久为功,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千万工程”使镇域内农村“三生”环境改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在整体上激活了小城镇的环境生态优势。美丽城镇建设统筹推进城镇村三级联动发展、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政府社会群众三方共建共治共享。
二是探索了一整套工作方法:规划引领,分类施策,重点示范。浙江探索了一条小城镇全方位提升的新路径,全省美丽城镇建设顶层设计的“四梁八柱”基本搭建完成。通过分类施策完善了一种城镇村联动的城镇化新模式,共性指标筑牢底线要求,解决共同富裕目标下的短板和弱项,精细化功能导向和个性指标突出特色化建设。通过重点示范,树立了一批辐射带动乡村振兴的新标杆。
三是夯实保障机制。在组织保障上,高位推动、部门联动、共同部署、凝聚合力。在要素保障上,政府“有形之手”+社会“自治之手”共同发力,保障人、地、财要素。
报告最后提出两点启示:一是小城镇具有不可或缺的独特价值;二是系统“规建治”塑造并彰显小城镇价值。
《陪伴式规划助力乡村振兴》
刘琳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陪伴式规划是一场以规划为引领,多专业协同,跨领域合作的动态型规划,其以乡村实践领域的持续探索支持形成动态调整和持续演进的规划技术成果体系,项目的推动过程也是其重要的产出成果。
报告以在安徽潜山和湖北丹江口开展的陪伴式规划助力乡村振兴实践为例,以驻村规划师的视角从陪伴式规划介入村庄流程、团队组织架构与分工协作、陪伴式规划介入村庄的技术要点和重要手段等方面进行交流。
报告提到,团队组织框架分工采用“前店后厂”模式,传统规划项目的半程终点是陪伴式村庄规划的起点。规划介入的技术要点在于清晰识别村落内部组织关系与治理难题,综合统筹与平衡利益,同时村落的差异性会导致介入模式不同。基于乡村社会组织特点构筑乡村的成长逻辑,迫切的需求是成功的开端,村民的认识是信任的起点。在重要工作手段上,通过构建不同形式的村民组织为项目落地提供内部力量支持。将乡村建设过程拆解为若干关键性事件,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构建城乡联动机制,引导多元城乡群体的参与。
报告在最后基于实践者角度对项目委托介入陪伴模式提出建议。一是转变项目合作思维,规划团队由“总包”变“总管”;二是联合团队组建由重乡村建设转向乡村治理、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并重;三是驻村规划师要具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平和心态,具备自我管理、项目管理、向上管理三种能力,以及“身份继承”的素质。项目驻场工作短期靠人、中期靠教、长期靠培养。
《科学规划研究与实践》
孔彦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副总工程师报告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十堰、深圳、北京和中心天津生态城四个城市的总体规划(战略)的回顾,展现在规划过程中规划工作者探寻城市发展规律、追求规划科学性的部分工作片段,探讨如何科学地进行规划编制,分析如何将总体规划的前瞻性、引领性、传导性和落地性贯穿到城市规、建、管、运的全过程,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第二部分通过已完成的“十一五”、“十三五”科技支撑项目和在研的“十四五”重点研发项目,解析科研与生产“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相互关系,建议在科研成果转化为重要生产力的过程中,举全院之力集成中规院承担的重大科研项目成果,丰富城市体检评估工具包,开放可供社会共享的模拟评价与分析软件(如内涝模拟软件、风险图划定方法等),让中规院承担的项目成果能够在国家城镇可持续发展、城市更新与安全韧性提升等领域更好的服务于规划设计实践,并为国家智库建设贡献中规智慧与成果。
报告最后总结:科学规划是研究出来的,生产是保障科研质量的基础,科研是提升项目质量的助推器,要通过科学规划的过程,练就发现“科学问题”的本领。
明日精彩继续,敬请期待!